当前位置: 招生首页 > 办学特色 > 正文

解码高就业率背后的“烟职现象”

【阅读量: 3381| 发布日期:2022-04-24 】

 

 

 

“史上最难毕业季”,让很多本科甚至研究生毕业的学生难以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。而在烟台职业学院,却出现了许多专业毕业生提前半年甚至一年被企业“预定”的“反常”现象。27日上午,记者走进这所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,探寻这里连年创造高就业率的奥秘。

高就业率引发报考热

学生提前半年被订光

   

在今年夏季高考前夕,一场在烟台职业学院内举行的“单独招生”考试吸引了全省2000多名考生报名参加。

每年,北大、清华、人大等许多“ 985” 、“ 211” 高校都会举办类似单招考试。作为国家级骨干高职院校,烟台职业学院是全市唯一一家享有单独招生资格的高职院校。

“考生报名的热情很高,报考人数远远超过了预计招生计划。”烟台职业学院招生与就业处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,原本学院单独招生计划为1500人,结果网报人数达到2400多人。 “尽管我们与省教育厅多番沟通,追加了招生计划,但很遗憾,还是有100多名考生没有拿到入学资格。”

是什么让这么多学生试图通过“单招”挤进烟台职业学院的大门?又是什么吸引了广大家长和考生如此青睐的目光?

数字略显枯燥,却最有说服力:近三年,省人社厅公布的烟台职业学院总体就业率分别为90.72%、96.78%、97.89%,呈逐年上涨趋势。去年在全省132所高校就业工作检查评估中成绩“优秀”,与省内16所本科院校及其他8所专科院校一同被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、山东省教育厅授予“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”荣誉称号。

更令人意外的是,很多专业毕业生提前半年甚至一年,就被企业“订光”。“人家愁的是有学生送不出去,我们愁的是实在没学生送了。”学院一位院系招生就业负责人说。

“毕业生就业好,用人单位抢着要”——这已成为烟台乃至省内高职院校中独特的“烟职现象“。

校企合作“订单”培养

毕业生“对企业胃口”

剖析“烟职现象”,总绕不开一个关键词:校企合作。

“我们和烟台很多大型酒店都建立了合作关系,学生毕业前有一个学期专门到合作酒店顶岗实习,让学生在走出校门前与未来的工作岗位真正面对面。这不,我们酒店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去年10月底就被‘订光’了。” 学院公共管理系主任闫邢英受访时说。

公共管理系的例子,仅是烟台职业学院深度开展“校企合作”的一个缩影。目前,学院已形成“以岗定教的培养模式、区域融合的办学模式、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和校企共管的育人模式”四个特色鲜明的模式,打造起校政行企四方联动、点线面扇形辐射的校企合作的办学格局。

“以岗定教”,通俗地说就是“教室也是车间、教师也是师傅、学生也是员工、上课也是上岗”。目前所有专业都有自己独立的实训区,使学生实现学习与就业的“零距离”。

“区域融合”,是指学院始终坚持“服务地方经济建设,培养高端技能人才”的办学宗旨,专业体系与地方产业发展的契合度、依存度越来越高。眼下,学院的50个招生专业设置基本涵盖了烟台经济建设所涉及到的重点产业。“学做一体”,是说学院在真实职业氛围中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的一体化教学。学院先后投入2000余万元建立多个一体化教室,形成了集实践教学、产品生产、职业培训、科技开发为一体的教学场地,使学生在上课时“身临其境”。通过实施“校企共管”的育人模式,使学生不仅是技术过硬的人才,更是认同企业理念、对企业忠诚度高的员工,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和好评。

‘四个模式’培养出来的学生,毕业时已是一个合格的员工。这么对企业胃口的毕业生,用人单位怎会不抢?”院长温金祥风趣地说。而这,恰是“烟职现象”背后的“烟职特色”。

16部电话忙不停

牵桥搭线为考生“找婆家”

俗话说,好酒也怕巷子深。 深谙此理的烟台职业学院,多年来一直多方致力于毕业生就业服务,千方百计为毕业生“找婆家”。

每年的这个时候,烟台职业学院校园内,随处都能看见“就业政策集中宣传月”活动的宣传横幅和标语。直通各院校就业科室的16部服务电话被公布出来,学生可随时拨打咨询就业政策和就业岗位。以学院就业信息网为依托构建的“在线就业服务平台”,则打造起永不落幕的“招聘会”,常年滚动播报各企业的照片信息。

拓宽就业市场上,也做足了功夫。学院在聘请烟台知名大企业、大集团和有关主管部门的负责人以及专家教授组成“烟台职业学院建设与发展顾问委员会”的基础上,通过校企合作办学的桥梁,同上海通用东岳、大宇造船、青岛海尔等二十余个大公司建立合作关系,借助他们的设备和技术优势,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操作能力。院系两级就业部门与省内外700余家企业建立了稳固的用人关系。

对于想上学而经济困难的同学,选择烟台职业学院,也就省去了“后顾之忧”。记者了解到,学院特别关注家庭困难和就业困难毕业生群体,并特别建立“双困”毕业生信息库,由专人负责联络。今年,共计发放特困家庭毕业生求职补贴12.35万元,有247名毕业生获得资助,对“双困”毕业生更是给予就业应聘优先权,初次就业率达到99%以上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YMG记者 高伟 摄影报道